古語有云“人靠衣裝馬靠鞍”,那么“建筑造型”之于建筑,同樣有異曲同工之妙。方形建筑、圓形建筑、A型建筑,你可能如數家珍,但將幾何形狀拆解、組合,形成創(chuàng)意建筑,你又了解多少呢?
● 將圓形分解的沙丘之家 ●
這是位于美國馬薩諸塞州韋爾弗利特(Wellfleet)沿海邊鎮(zhèn)村莊的一家農戶住宅建設,設計師塞利姆·沃拉爾(Selim
Vural)通過對該地區(qū)地形地貌、氣候條件的了解,構思出一個不依賴公共設施,完全自給自足的生態(tài)型房屋。
從遠處觀看,這是一個沿著海岸線輪廓,將圓切割成八邊形的沉浸式住宅。中央通風道在下方機翼兩側,廚房、用餐區(qū)等公共部分在頂層,上下相連的樓梯間設計成了多間臥室和書房,大型玻璃落地長窗不僅讓屋內有充足的陽光,還形成了獨特的海岸觀景效果。
為了保證整個住宅的穩(wěn)定性,不受海風影響,該房屋地基打的很深;為了防止海水返潮,房屋墻壁采用粉煤灰混凝土,擁有很好的抗?jié)B作用;為了防止暴雨或酷熱的侵害,房屋窗戶大范圍采用三層隔熱玻璃。
房屋外部被大量植被覆蓋,不僅能保護建筑,還能綠化環(huán)境,與周邊海景相融。頂層兩個半圓之間通道,為防止木板受潮變形,采用一種類似木頭的瓷板鋪設,自然又實用。
整個房屋內部是由白色混凝土墻、拋光的水泥地板和竹板等材料構成,古銅色的家具、白色的墻壁、灰色的沙發(fā)相互協(xié)調,淡雅又脫俗。
由于不依賴公共用水、用電等狀況,整個房屋通過雨水處理和儲存系統(tǒng)提供干凈的飲用水,廚房和淋浴間的生活用水是地下水過濾使用;屋內的溫度是由地熱系統(tǒng)和屋頂上方的“生態(tài)混凝土”進行調控。
設計師補充道,除了以上措施之外,這個沿海沙丘內還可以安裝一些帶有導電涂層的管道,確保房間內夏天涼爽、冬天溫暖。
● 將矩形橫豎交叉的巨石房屋 ●
這是設計師Amey Kandalgaonkar受到世界文化遺產—Mada'in
Saleh巖石墓地的啟發(fā),創(chuàng)造性的構思出這個建造在巨石上,并盡量保持巖石風貌的自然式住宅房屋。
整個房屋是由橫豎相連的兩個矩形構成,房間入口在豎矩形的底部,橫矩形設計成露臺、起居室等生活區(qū),所用材料為未加工的混凝土板,家具簡單陳列。
從露臺走向巖石頂部,是一個寬敞的露天游泳池,為了避免沙漠高溫照射,游泳池上方建有一塊頂棚遮陽板,這讓露臺和游泳池都有足夠的陰涼區(qū)。
除了以上特色之外,巨石房屋頂端側面還設計出另一個懸掛的游泳池,視覺效果絕佳。
由于人類一直在探索如何將自然元素與人造結構進行巧妙融合,因此,隨著現(xiàn)代技術的發(fā)展,這種結合沙漠巖石和幾何形狀的概念建筑,也在不斷萌發(fā),或許,將來會有更大的破土空間。
● 將矩形折角的韓國面包房 ●
這是位于韓國(大米和農產品生產基地)唐津市森林地區(qū)的一個小型面包房。起初它是建立在唐津市餐廳前面的廣闊區(qū)域,但當他們拿到市政府用地許可之后,果斷搬到樹草茂盛、水流豐富的cheongbori田與森林交匯的鄉(xiāng)村地帶。
整個建筑設計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,盡量避開樹木和水路,這就將原有的矩形折疊成曲線,為了美化建筑彎曲折角,設計師在面包房前增設一個被雨蓬覆蓋的露臺,并在兩端再次降低,形成一種翅膀羽翼的結構。
由于對原始樹木的合理規(guī)劃設計,這些樹木不但沒有遭到破壞,還成為面包房外景的一部分,好似“守衛(wèi)”一般站在前面。
面包房內主要是烘焙空間和幾張簡單的桌椅,但外部增設可以俯瞰森林、大麥田美景的天臺,多數游客都會選擇到那里進行戶外野餐。
整個面包房的矩形折角設計,好似微微抬起仰看周圍田園美景,又好似一種從樹林里走出再進入森林的美好。整個建筑顏色與周圍森林顏色相融,但又多了一層人文色彩,既為行人指路,又為路人提供餐飲和休息的場所,唯美又溫馨。
壹度創(chuàng)意
農旅規(guī)劃首席創(chuàng)意品牌
策劃·規(guī)劃·設計·景觀
沒什么技術,創(chuàng)意是我們最自戀的技術
沒什么理論,落地是我們最自信的理論
沒什么情懷,專注是我們最自豪的情懷
沒什么成就,口碑是我們最自然的成就
農莊·鄉(xiāng)村·城鎮(zhèn)·旅游
鄉(xiāng)村集結號
鄉(xiāng)村振興 全產業(yè)鏈服務品牌
資源交流平臺,農莊企業(yè)后臺
宣傳推介舞臺,智慧創(chuàng)新講臺